抗利尿激素是由視上核和室旁核產生的一種激素,主要作用於腎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細胞,並調節水的再吸收。
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透過刺激腎小管和集合管對尿中水分的吸收,從而使尿液濃縮,保持體內的水平衡。當合成、分泌或釋放抗利尿激素不足時,導致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明顯減少,出現大量尿液的產生。
抗利尿激素在調節水平衡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當體內水分不足時,大腦相應地釋放抗利尿激素,刺激集合管對水的再吸收,從而減少尿液產生,以保持體內水分的穩定。相反,如果體內水分過多,大腦會減少抗利尿激素的釋放,使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增加尿液產生,以排除多餘的水分。
因此,抗利尿激素在調節水平衡和尿液濃縮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當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或釋放出現異常時,會出現尿液濃縮不足或尿量增多的情況。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透過外源性給予抗利尿激素來補充不足的激素,從而調節尿液的排洩,維持體內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