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常規的凝血功能檢查時,需要關注以下四項指標:
1、凝血酶時間(TT);
2、凝血酶原時間(PT);
3、纖維蛋白原(FIB);
4、部分凝血活酶(APTT)。
其中,凝血酶原時間(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的功能。PT延長可能表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維生素K缺乏的肝病、口服抗凝藥物等情況。而PT縮短則可能意味著先天性凝血因子增多或出現高凝狀態、血栓性疾病等情況。
APTT主要反應內源性凝血功能系統的情況。如果患者患有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如血友病,那麼就需要進行凝血功能的檢查。此外,對於肝功能損害或有肝病的患者,也需要檢查凝血功能。在肝硬化時,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的情況較為常見,尤其是在肝硬化失代償期間。此外,在進行各類手術前,常規的凝血功能檢查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