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血病,即維生素C缺乏症,是一種由於人體多種原因引起的維生素C長期不足或過度消耗所導致的疾病,表現為出血傾向和骨骼異常。該病可在任何年齡段發生,但多見於6-24個月的嬰幼兒。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該病現在較為罕見,僅見於嚴重營養不良、吸毒、酗酒以及生活在偏遠貧困地區缺乏蔬菜和水果的人群。該病的發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維生素C攝入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長期缺乏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同的食物加工方式會導致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中維生素的損失。
2、維生素C吸收障礙:胃酸缺乏或長期腹瀉會導致維生素C吸收減少。
3、維生素C消耗增加:感染性疾病、嚴重創傷等情況下,維生素C的需求量增加。如果及時補充不足,可能會導致維生素C缺乏。維生素C缺乏數月後,患者早期會出現食慾不振、全身乏力、倦怠等症狀。嬰幼兒可能會出現生長遲緩、煩躁和消化不良等表現。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會出現面板、黏膜和鼓膜的出血,以及骨骼異常和貧血等典型的出血癥狀。治療上主要採用對症治療,以補充維生素C為主,即給予維生素C製劑和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