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的分級,首先需要瞭解肌張力的含義。肌張力指的是在身體安靜休息狀態下,肌肉維持一定的緊張狀態的能力。與通常理解的肌力不同。
一般臨床上將肌張力分為5個級別。首先是0級,也稱為軟癱,即被動活動肢體完全沒有反應。無論進行怎樣的運動,都沒有感知和反應能力。這種情況被歸為肌張力的0級。
1級是低張力,當肢體遭遇被動活動時,反應程度減弱。無論對肢體進行怎樣的被動活動,反應都非常微弱。
2級代表正常水平,也就是被動活動肢體有正常的反應和輕微的正常張力。這是正常狀態下的肌張力水平,因此2級被認定為正常。
3級表示輕度至中度增高,被檢查者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肢體會感覺到阻力的反應。這種情況被歸為3級。
4級則是重度增高,被動活動肢體有持續性的反應。即使受檢者完全放鬆,肢體也會感受到從頭至尾的強烈阻力。這種情況被稱為重度增高,也是肌張力的最高階別。
以上就是肌張力的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