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是一種具有呼吸道傳染性的疾病,由化膿性鏈球菌感染引起,主要影響15歲以下的兒童。該疾病具有潛伏期,最初症狀可能僅限於頭痛、咽痛等非典型不適感,通常會被誤認為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然而,一旦發熱,患者通常會感到畏寒,即在發熱前就會感到寒冷,體溫通常較高,並伴有一些全身中毒性症狀,如頭痛、全身痠痛和食慾不振。由於扁桃體會分泌一些物質,咽喉部會腫脹,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實際上,皮疹才是猩紅熱最主要的臨床症狀,通常在發病後1至2天出現。
皮疹通常從頭面部開始,如耳後或頸部,然後逐漸擴散到胸部、背部和上肢,最後才擴散到下肢,通常需要幾天才能覆蓋整個身體。典型的皮疹表現為面板充血,上面有一小圓點,類似針尖。此外,楊梅舌也是猩紅熱的典型症狀之一。初始時,舌苔呈白色,舌頭上的乳頭紅腫,突出於白色舌苔之上。隨後,舌苔脫落,露出鮮紅的舌面,類似於楊梅,因此被稱為楊梅舌。通常,在一週之後,病情進入恢復期,最終不會留下色素沉著。正確的治療會使症狀恢復良好,同時也能避免空氣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