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常常感覺自己患有艾滋病,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艾滋病恐懼症”。患者主要表現為對自身是否感染艾滋病的懷疑,並經常進行重複檢查,包括艾滋病抗體檢測。儘管檢測結果未發現任何感染艾滋病的跡象,患者仍然感到痛苦。
這些患者在認知上常存在不合理的觀念,即將艾滋病看作是災難和絕對的存在。社交交往能力往往明顯減退,因為害怕感染艾滋病,有時甚至拒絕參與各種活動。針對這種情況,臨床上採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方法。
心理治療主要採用認知行為療法,旨在改善患者的不合理認知模式,重建認知體系,達到治療的效果。藥物治療主要以抗焦慮藥物為主,如勞拉西泮、阿普唑侖等,或者一些抗抑鬱藥物,如帕羅西汀、舍曲林等。這些藥物的應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