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性乙型肝炎表現為全身疲乏、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尤其對油膩食物感到厭惡,上腹部有堵脹感,尿液呈黃色,類似濃茶水。可能是由於血液中的膽紅素過高引起的肝臟病或血管內溶血(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引起的血紅蛋白尿。前者可以透過肝功能檢查確診,而後者則可以透過實驗室檢查,例如酸化血清溶血試驗(Ham試驗)、糖水試驗、蛇毒因子溶血試驗、尿潛血或尿中含鐵血紅素來確診。黃疸性乙型肝炎導致尿液呈濃茶色的診斷如下:
1、發熱:在出現黃疸之前,病毒性肝炎常常伴有低熱,少數病例可能出現高熱。膽管炎引起的發熱通常中等度以上,常伴有寒戰,常常發生在劇烈的上腹絞痛之後,然後出現黃疸。肝癌由於癌組織壞死或繼發感染常常伴有發熱。
2、腹痛:在肝臟區域出現隱痛或脹痛時,常提示病毒性肝炎,持續性的脹痛見於慢性肝炎和肝癌;膽結石或膽道蛔蟲引起的發作,通常伴有右上腹陣發性絞痛,然而一些膽結石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的腹痛病史;上腹部和腰背部的疼痛可能是胰頭癌的症狀。
3、消化不良:在黃疸出現前的一週左右,病毒性肝炎通常會伴有消化不良。如果黃疸發生之前已經出現了較長時間的消化不良,特別是在老年患者中,首先應考慮到惡性腫瘤。長時間厭倦油膩食物或攝入油脂後容易引發右上腹不適或絞痛,這通常見於慢性膽囊疾病。
4、面板瘙癢:阻塞性黃疸常常伴有明顯的面板瘙癢,且持續時間較長;肝細胞性黃疸也可能有輕度瘙癢;溶血性黃疸則沒有瘙癢。
5、體重變化:由於膽汁淤積引起的黃疸,體重會逐漸減輕;肝細胞性黃疸患者,體重減輕相對不明顯。
6、尿液和糞便顏色的變化:膽汁淤積引起的黃疸時尿液顏色像濃茶一樣,糞便顏色為淺灰色或陶土色。肝細胞性黃疸時,尿液顏色加深,為淺黃色,膽汁淤積型肝炎時,糞便也可能呈陶土色。溶血性黃疸急性發作時會排出醬油色的尿液,糞便的顏色也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