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類藥物可抑制14α-去甲基酶的催化活性,阻止羊毛甾醇轉化為14-去甲基羊毛甾醇,從而阻礙麥角甾醇的合成,導致真菌細胞膜合成障礙,最終導致真菌細胞破裂死亡。在臨床上,吡咯類藥物可分為咪唑類和三唑類兩大類。
首先,咪唑類藥物,如酮康唑乳膏、複方克黴唑乳膏、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和硝酸舍他康唑乳膏等,適用於淺表真菌感染或面板黏膜念珠菌感染的區域性用藥。
其次,三唑類藥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等,可用於治療深部真菌感染。這些藥物的劑型多樣,包括膠囊、片劑和注射液等。其中,氟康唑是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三唑類藥物。
作為吡咯類藥物中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氟康唑注射液是一種治療各種真菌感染的藥物,能有效殺滅真菌。然而,對於患有嚴重肝臟疾病,如肝硬化和肝腹水的患者來說,不適宜使用吡咯類藥物,以免進一步損害肝臟功能,出現肝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