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鋰濃度是一種用於監測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使用鋰製劑藥物(如碳酸鋰)治療過程中的實驗室指標。由於碳酸鋰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相似,在臨床應用中需要定期檢測血液鋰濃度的變化。不同治療階段的正常範圍也有所不同。在急性治療階段,血液鋰濃度的正常範圍為0.6-1.2mmol/L;而在維持治療階段,正常範圍為0.4-0.8mmol/L。然而,對於老年患者,其正常範圍不宜超過1.0mmol/L。
當血液鋰濃度超過1.5mmol/L時,可能會出現中毒症狀,如情緒淡漠、疲倦無力、頻繁嘔吐、腹瀉、反射過度亢進以及四肢不自主運動等。當血液鋰濃度超過2.0mmol/L時,可能會出現嚴重中毒反應,如意識模糊、口齒不清、肢體不協調、癲癇發作,甚至可能導致昏迷、休克和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後果。如果血液鋰濃度升至3.0mmol/L以上,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在使用碳酸鋰進行治療過程中,必須密切監測血液鋰濃度的變化,並根據患者的情況調整藥物劑量,以確保血液鋰濃度在安全範圍內。此外,對於老年患者,應特別謹慎,避免超過1.0mmol/L的血液鋰濃度。這樣能有效避免不良反應和中毒的發生,確保治療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