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空腹時,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含量一般在5.2mmol/L以下。因此,總膽固醇為5.48mmol/L通常屬於輕度升高,一般沒有明顯自覺症狀,需要就醫後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造成這種情況的常見原因有飲食不當、肝細胞受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和腎病綜合徵等。建議及時就醫,根據相關檢查的結果明確病因後進行對症治療。
首先是飲食不當。短時間內攝入大量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等,可能導致總膽固醇升高至5.48mmol/L。通常情況下沒有不適症狀,無需特殊處理。可以透過控制飲食有效地降低血脂,平時要避免進食高脂肪的食物,並加強身體鍛鍊。
其次是肝細胞受損。當肝細胞受到一定損傷,如輕度肝炎等,肝功能異常,排洩疏通受阻,導致膽固醇酯化發生障礙,總膽固醇可能升高至5.48mmol/L。通常會表現出面板黃染、輕度腹水等症狀。建議就醫後根據醫囑進行保肝治療,常用的保肝藥物有水飛薊賓膠囊等。
第三個原因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這是一種家族遺傳性疾病,先天性基因缺陷導致長期膽固醇代謝障礙,檢查顯示總膽固醇往往偏高。一般會出現輕度心悸等表現。可以按照醫囑口服阿託伐他汀鈣片等藥物,適量食用水果、蔬菜等有助於降低血中總膽固醇。
最後一箇原因是腎病綜合徵。腎病綜合徵患者尿中蛋白流失較多,肝臟會代償性地增加白蛋白合成,同時也會合成脂蛋白成分。當合成脂蛋白速度超過分解速度時,就會導致總膽固醇升高,可達到5.48mmol/L。通常建議及時就醫,按照醫囑使用黃葵膠囊等藥物治療原發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