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腸以後躺多長時間為好

腸道沖洗是治療便祕的常用方法,常規要求患者在沖洗液輸注後保持一段時間,通常是躺10-20分鐘。然而,許多患者無法堅持這段時間,故一般建議患者至少躺著保持5分鐘,使沖洗液充分與大便混合,稀釋大便,便於排出。因此,在進行腸道沖洗時最好能夠憋住,這樣沖洗液能夠在腸道內起到潤滑作用,使大便更易排出體外。

如果患者不能憋住太久,可以讓家屬或陪床的人用衛生紙堵住患者的肛門,稍微墊高患者的臀部,以儘量延長腸道沖洗液的保持時間,幫助液體和大便充分混合,使患者排便更加順暢。如果患者保持時間過短,沖洗效果並不明顯,一般可以在3-4個小時後再進行腸道沖洗。

除了治療慢性便祕,腸道沖洗還可以用於治療慢性盆腔炎、子宮問題、輸卵管不通等疾病的患者。在這種情況下,通常使用中藥液進行保留腸道沖洗,將具有清熱、消炎、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從肛門灌入直腸,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盆腔病灶。一般要求患者保持20-30分鐘,保持時間越長,藥物對區域性病灶的作用時間越長。

更多推荐

吃完腸蟲清肛門多久不癢

個體差異和引起肛門瘙癢的原因決定了吃完腸蟲清後多久不再癢,不能一概而論。一般情況下,如果肛門瘙癢是由蛔蟲病和蟯蟲病引起的,在使用腸蟲清後的3-7天內,可以緩解肛門瘙癢症狀。然而,如果肛門瘙癢與寄生蟲感染無關,吃腸蟲清就不能改善瘙癢症狀。腸蟲清的主要成分是阿苯達唑,它透過阻斷寄生蟲對身體內多種營養物質的攝取,使得它們無法...

潰瘍性結腸炎能吃豬肝嗎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可以適量食用豬肝。豬肝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鐵元素,能夠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尤其對於同時患有貧血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來說,適當攝入豬肝可以補充鐵元素,以幫助改善貧血情況。然而,過度攝入豬肝會增加消化道負擔,並且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過多食用豬肝可能會加重消化道負擔,不利於病...

產後腸胃功能紊亂症狀

產後胃腸功能紊亂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後缺乏運動,飲食單一或攝入過多難消化的食物。主要症狀包括消化不良性腹瀉和可能伴有胃炎樣症狀以及貧血等情況。消化不良性腹瀉是由於飲食結構不合理引起的。過度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會導致胃腸道消化和吸收功能超負荷,超過其吸收和消化能力,出現不消化的症狀,如稀便、水樣便、糊狀大便,並可能伴有腹痛...

急性腸胃炎能餵奶嗎

急性腸胃炎的餵奶問題需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判斷。急性腸胃炎通常是由飲食不衛生引起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對於病情輕微的急性腸胃炎,如僅出現輕微的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一般來說,病原微生物未擴散,乳汁通常不受影響,因此可以繼續正常餵奶。然而,對於病情較重的急性腸胃炎,除了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外,還可能伴隨發熱、電...

38度5喝小兒氨酚能退燒嗎

體溫達到38.5℃時,可使用小兒氨酚作物理降溫和藥物退熱。正常人的體溫範圍為36.3-37.2℃,37.5-38℃為低熱,38.1-39℃為中等程度的發熱,39.1-41℃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因此,38.5℃的體溫屬於中等程度的發熱。小兒氨酚,即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是一種複方製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感冒引起的發熱...

37.5可以吃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嗎

小兒感冒引起的發熱、四肢痠痛、流鼻涕和鼻塞等症狀可以使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進行治療。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是一種複方製劑,常用於治療感冒。它的主要成分包括對乙醯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和人工牛黃,具有解熱、鎮痛和鎮靜的功效,可用於退熱。當患兒體溫只有37.5℃時,通常不需要給患兒服用退熱藥物。推薦透過溫水擦浴或使用退熱貼等物...

打抑制針後的副作用

抑制針是一種治療兒童真性性早熟的藥物,其主要作用是模擬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透過抑制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中下丘腦的功能,抑制兒童性早熟,延遲過早的青春期發育,為生長激素髮揮作用提供條件。然而,在使用過程中,該藥物可能會出現以下副作用:首先,雌激素一過性升高可能導致女孩出現撤退性陰道出血。不過,這種現象通常在藥物持續使用後...

驚跳反射怎麼緩解

驚跳反射是指嬰幼兒在受到聲音驚嚇或喪失支撐時,會做出一系列身體動作,如雙臂外伸、伸腿、弓背、雙臂抱物狀及身體顫動等。通常在嬰幼兒半歲後會逐漸消失,可以透過一些措施來緩解,如安撫、按摩、適當包裹、調整環境和適當運動等。首先,當嬰幼兒出現驚跳反射時,可以輕輕地安撫和按摩嬰幼兒的身體和四肢,以增加安全感和舒適感,從而恢復平靜...

缺鈣搖頭和普通搖頭的區別

缺鈣的嬰幼兒搖頭症狀與普通搖頭沒有明顯區別。搖頭只是缺鈣的症狀之一,但並不是唯一的表現。其他原因,比如溼疹和溫度過高等,也可能導致嬰幼兒頻繁搖頭。缺鈣的嬰幼兒在睡覺時常常突然驚醒,由於鈣的流失,頸部的支撐力減弱,這也會導致嬰幼兒頻繁搖頭。除了搖頭外,嬰幼兒如果出現其他缺鈣的症狀,如枕禿、多汗、出牙延遲、生長緩慢、肢體畸...

幼兒口吃怎麼矯正

口吃,一種言語節律障礙,表現為說話時的重複、停頓、延長和阻塞。可能與精神緊張、刺激以及語言習慣有關。對於幼兒的口吃問題,可以採取行為、心理和藥物等方面的矯正方法,一般來說,預後較好。行為上的矯正可以幫助幼兒控制語言的節奏和速度,注重說話的節奏感。在治療過程中,如果幼兒喜歡唱歌,可以在唱歌時用拍手或敲擊塑膠碗來達到節奏的...

孩子說話結巴

言談遲滯在臨床上被稱為口吃,指的是在說話時出現不流暢、重複、卡頓或拖音的現象。兒童口吃可能是正常生理現象,也可能是由於語言發育遲緩、心理因素等非器質性原因引起的,還有可能是腦部器質性疾病導致的,因此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一、非器質性因素:1、正常生理現象:兒童2-4歲是語言發育期,初次說話可能不連貫。當兒童從短語過...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