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胃腸功能紊亂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後缺乏運動,飲食單一或攝入過多難消化的食物。主要症狀包括消化不良性腹瀉和可能伴有胃炎樣症狀以及貧血等情況。
消化不良性腹瀉是由於飲食結構不合理引起的。過度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會導致胃腸道消化和吸收功能超負荷,超過其吸收和消化能力,出現不消化的症狀,如稀便、水樣便、糊狀大便,並可能伴有腹痛、疲倦乏力、食慾減退等症狀。治療消化不良性腹瀉需要調整飲食結構,增加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的攝入,如小米粥、紅豆黑米粥、肉沫粥和麵條等。對於嚴重症狀的患者,需要使用調節腸道菌群功能和止瀉的藥物,如蒙脫石散或益生菌進行處理。
胃炎樣症狀一般在進食後出現,包括胃脹、胃痛和噯氣、反酸等不適症狀。可以適量使用抗酸藥物,如複方胃友片來緩解症狀。由於產後處於哺乳期,使用藥物需要在醫生的嚴格指導下進行。
貧血可能是由於分娩時失血、產後飲食結構不合理和營養吸收不良等原因導致的。需要及時處理消化不良性腹瀉引起的腸道吸收不良症狀,並調整蛋白質的攝入途徑。對於嚴重失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輸注成分血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