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貧血是一種臨床表現多變而與病情急性或慢性相關的疾病。其主要特徵如下:
1、急性溶血性貧血:指的是發生在血管內的溶血過程,患者會出現明顯的症狀,如寒戰、高熱、腰背部疼痛。由於溶血過程導致的凝血功能障礙和出血傾向,患者還可能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肝脾腫大和肝功能衰竭等嚴重後果。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迅速發展為溶血危象。
2、慢性溶血性貧血:指的是發生在血管外的溶血過程,起病相對緩慢。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脾臟腫大、黃疸和長期貧血等症狀。
如果懷疑患者可能患有溶血性貧血,應進行完善的輔助檢查,包括針對紅細胞自身破壞的檢查專案,如總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和遊離膽紅素的水平。此外,在外周血塗片中觀察是否出現紅細胞碎片。對於血管內溶血患者,還可以檢測血漿遊離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尿和含鐵血黃素尿等指標。而對於紅細胞代償性增生的檢查,通常可觀察到網織紅細胞計數的增加,以及外周血塗片中骨髓增生活躍度的增加等指標。另外,還可以透過免疫學檢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酸溶血試驗和冷凝集試驗等病因檢查來進一步瞭解溶血性貧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