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貧血是一種由紅細胞破壞導致的貧血性疾病。病因可以歸結為紅細胞自身因素和紅細胞外因素。
紅細胞自身因素包括紅細胞膜異常、紅細胞酶缺乏、血紅素異常和珠蛋白合成障礙。紅細胞膜異常可以導致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紅細胞酶缺乏例如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血紅素異常如卟啉病,珠蛋白合成障礙如地中海貧血。
紅細胞外因素主要包括免疫性疾病、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免疫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貧血,可分為溫抗體型和冷抗體型等。血管疾病如微血管病性溶血常見於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綜合徵、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以及心臟瓣膜病。特別是人工心臟瓣膜患者中也可能出現溶血性貧血。其他疾病包括瘧疾、蛇咬傷、大面積燒傷、亞硝酸鹽中毒等,這些都會導致溶血性貧血。
綜上所述,溶血性貧血是一類由紅細胞破壞引起的貧血性疾病。其病因既包括紅細胞自身因素,也包括紅細胞外因素。瞭解和識別這些病因對於溶血性貧血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