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性骨折通常指成年人3周以上、嬰幼兒1周以上和兒童2周以上的骨折。與此不同的是,新鮮骨折的治療相對簡單,可以透過手法復位。病人的症狀和體徵更加明顯,有外傷史,區域性腫脹,疼痛和功能受限。然而,陳舊骨折可能沒有腫脹,可能已經消腫,且有些不太疼痛,但可能會導致畸形,骨頭可能會歪斜或扭曲。
陳舊和新鮮是根據時間跨度來劃分的。一般來說,成人骨折在3周或4周左右就有可能出現大量的骨痂。一般骨折需要6-8周才能完全癒合,超過半數以上的時間就被認為是陳舊骨折。按照此計算,兒童骨折通常在2-3周就能長好,而成人的骨折則需要1-2周以上才被視為陳舊骨折。
陳舊骨折與新鮮骨折的診斷、症狀和體徵以及X線和CT結果有所不同。新鮮骨折通常非常明顯,但陳舊骨折有時會有骨痂,或者症狀不明顯,病人甚至並不知道自己有陳舊骨折,只是偶爾發現或因疼痛等原因才進行拍片檢查,從而發現有陳舊骨折。特別是肋骨骨折或腰椎、椎體骨折,這種情況更容易發生。四肢受到明顯的外傷,直接影響活動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病人會立即就診,很少有病人會在陳舊骨折之後才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