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右心衰竭最早表現為腹脹、納差、噁心和嘔吐等胃腸道症狀。隨後,下肢水腫和肝頸靜脈迴流徵陽性等右心衰竭症狀逐漸出現。右心衰竭是由於右心收縮和舒張功能障礙導致右心無法提供足夠的血液量以滿足身體需求,進而引起一系列症狀。當右心收縮功能受限時,右心排出量減少,導致血液在右心室中殘留增多,進而阻礙下肢靜脈迴流,引起下肢水腫、胃腸道充血、腹脹和納差等胃腸道症狀,並且引起肝臟淤血,逐漸出現肝頸靜脈迴流徵。
當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同時存在並加重時,呼吸困難症狀可能會減輕。診斷右心衰竭主要依靠BNP檢測,心臟超聲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心輸出量。治療右心衰竭的主要目標是降低右心前後負荷,增強右心收縮。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和洋地黃以控制症狀,延緩心衰的發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