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型別,其中股骨轉子間骨折和股骨頸骨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兩者的年齡分佈和全身併發症大致相似。但兩者在以下幾點上存在顯著差異:
1、骨折部位不同:股骨轉子間骨折指股骨頸基底至小轉子水平以上部位所發生的骨折,而股骨頸骨折則發生在股骨頭頸交界區,直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相對而言,股骨頸骨折的位置更偏內,更靠近人體正中央部位。以前還常把股骨頸骨折稱為關節囊內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稱為囊外骨折。
2、臨床表現不同:股骨轉子間骨折因為區域性血運豐富,腫脹較為明顯,常有廣泛的瘀斑,有時甚至造成貧血並需要輸血治療。疼痛主要集中在大轉子處,臀部內收彎曲,足部外旋。而股骨頸骨折淤腫較輕,疼痛主要在腹股溝中點,臀部外展彎曲,足部外旋。
3、併發症不同:股骨轉子間骨折的併發症主要表現為髖內翻畸形和骨折不癒合。而股骨頸骨折的併發症為骨折不癒合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後者屬於更為嚴重的併發症,發生率明顯高於股骨轉子間骨折。
4、治療方案有區別:股骨轉子間骨折首選手術復位內固定的方法治療,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考慮人工股骨頭置換,而股骨頸骨折在65歲以下患者多采用內固定手術治療,而65歲以上的患者則多采用全髖關節置換或者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
總之,對於老年人的髖部骨折,需要結合患者的年齡、骨質疏鬆程度和骨折型別等因素綜合考慮合理的治療方案。針對不同型別的髖部骨折,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為患者恢復行動能力提供精準有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