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髖關節置換術是一種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有效手段。然而,手術後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感染:置換術後感染的發生率大概在0.5%-1%。雖然髖關節感染率很低,但一旦發生感染,就會導致手術失敗,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相比於普通的股骨頭壞死和股骨頸骨折引起的壞死,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病因所致的壞死行全髖關節置換術後感染率要高2-3倍。
2、術後脫位或半脫位:置換術的入路方式和假體位置是導致術後脫位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入路方式會影響脫位的發生率。此外,病人錯誤的體位也是脫位或半脫位的危險因素。
3、假體周圍骨折:假體周圍骨折會給病人帶來更大的痛苦。重新進行手術修復效果可能不如初次。
4、雙下肢不等長:現在要求雙下肢長度儘量相等,不超過1cm。拉開雙下肢長度差距可以透過適當的調整手術方式和假體大小來解決。
5、周圍神經血管損傷和術後疼痛:不幸地是,髖關節置換術後神經和血管損傷的發生是正常的。術後疼痛需區分無菌性鬆動和感染。
6、異位骨化:由於過度的損傷或手術創傷,異位骨化症狀較為常見。預防措施包括轉移肌肉或使用藥物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