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寶寶逐漸成長,奶粉或母乳已經無法滿足其成長所需。因此,寶媽們需要適時加入輔食。從吃輔食逐漸過渡到吃主食,母乳或奶粉則成為輔助食物。很多寶媽選擇給孩子做小寶寶輔食粥。考慮到寶寶很小,胃功能有限,很多家長為了讓粥更稀爛,會在裡面新增一些食用鹼。加鹼能破壞澱粉和蛋白質長鏈,使粥更稀爛。
為了使粥更稀爛,減少煮粥時間,很多家長在粥里加入一些食用鹼。這樣做可以使煮出來的粥黏稠可口。但是,這樣做會造成粥中營養的損失。煮粥時所使用的大米、小米或高粱等食材都富含維生素。一般來說,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中能保持穩定,但在鹼性環境中會被分解。長時間給寶寶的粥中加鹼可能導致孩子缺乏維生素,而B族維生素對於神經調節和營養至關重要。長期攝入加鹼粥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加鹼的粥還可以中和胃酸,導致消化不良。隨著年齡增長,寶寶需要鍛鍊咀嚼功能,這對口腔和吞嚥能力以及語言發育很有幫助。如果經常給寶寶食用軟爛食物,不讓寶寶咀嚼硬的、脆的食物,可能會使寶寶失去寶貴的練習機會,導致牙齦功能不足。因此,將鹼加入寶寶喝的粥是不科學的做法,所以寶寶不應該食用加鹼的粥,偶爾吃一兩次倒是可以。
如果家長希望粥口感更好、更黏稠,可以加入一些糯米、燕麥或蔬菜等食材,這樣就不會損失粥中的營養。另外,選擇慢火熬粥可以減少營養流失並使粥更黏稠。另外,除了鹼,一歲以下寶寶的輔食中也不能加鹽。加鹽會給寶寶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因為嬰兒的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完成,食物中加鹽可能會損害心臟和腎臟。儘量少放糖,一些家長為了讓寶寶多吃,會在寶寶的飯菜中加糖。事實上,過量的糖進入寶寶的腸胃會發酵,導致寶寶腹脹、腹瀉等問題,抑制食慾,甚至引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