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傷是指由外界的物理、化學或生物因素對眼球及其附屬組織造成的損傷。進行眼外傷檢查時,應全面瞭解病史,包括受傷時間、性質、致傷物特徵、致傷力大小、是否有異物進入、是否合併系統性損傷、傷前眼部狀況以及傷後視力和視力喪失特點等。
在進行眼部檢查時,應避免進一步損傷。如懷疑眼球破裂,應使用眼罩保護,並避免強行分開眼瞼。如眼瞼嚴重腫脹,最好在手術時再行檢查。對於不配合檢查或兒童,可以在全麻下進行檢查。對於合作的患者,應儘可能檢查雙眼的視力、瞳孔大小、對光反射、眼球位置、眼球突出度、眼球運動和眼壓情況。
在裂隙燈下,應檢查眼表是否有異物、出血和擦傷,注意是否有創口、異物、前房積血、虹膜損傷和嵌頓,以及晶狀體位置、透明度和形態是否有改變,是否有玻璃體積血。有時,血液會掩蓋鞏膜的傷口,應特別警惕隱匿性創口。
在檢查眼底時,要觀察眼內是否有異物,並在必要時進行影像學檢查,如CT、B超和X線等,以排除眼眶骨折、眼內異物殘留和眼球完整性。對於合併其他重要器官損傷的情況,應在急救生命的基礎上進行眼科處理。
對於開放性眼外傷,應迅速閉合傷口,減少眼內容物的丟失。即使是嚴重的眼球破裂傷,也要努力進行組織修復,儘量保留眼球,即使失去光感,也要最大限度地保留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