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功能檢查中,可以透過膽紅素組的指標來評估肝臟功能。膽紅素組的指標包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其中,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的總和就是總膽紅素。如果這些指標升高明顯,說明可能存在黃疸,這提示病情較為嚴重,需要具體分析病因並積極進行治療。
人體內的膽紅素大部分來自於老化的紅細胞破裂,這些衰老的紅細胞會釋放出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在紅細胞死亡後轉化為間接膽紅素,然後在肝臟中被轉化為直接膽紅素,進而形成膽汁並經膽道排出體外。如果在這個轉化過程中出現障礙,就會導致黃疸的發生。根據具體情況,黃疸可分為以下三類:
1、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增高:這提示溶血性黃疸,說明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的間接膽紅素過多。由於肝臟無法完全轉化,就會出現溶血性黃疸。
2、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都增高:這可能是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等疾病的表現。這表明病情較為嚴重,肝細胞發生病變,肝內膽管受壓,導致膽汁無法正常排洩,血液中的膽紅素升高,形成肝細胞性黃疸。
3、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增高:這可能是肝內或肝外的阻塞性黃疸、胰頭癌等疾病的表現。當肝外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結石時,會導致膽道阻塞,膽汁無法正常排洩,從而形成阻塞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