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主要侵犯膝關節和髖關節,通常是由年齡、肥胖和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引起的。
首先,年齡是發生骨關節炎的一箇重要因素。在22、23歲後,腦垂體開始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身體停止生長,人體器官進入維持期並開始老化。軟骨細胞也轉入維持期並逐漸老化,從而可能導致骨關節炎的發生。
其次,肥胖也是誘發關節疼痛的原因之一。患者感到關節疼痛,實際上是關節軟骨磨損的表現。隨著磨損程度的加重,軟骨下的骨頭會變形甚至露出,從而引起疼痛。研究表明,每走一步對關節的壓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4倍,因此體重越大,對關節的壓力也越大。肥胖是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會加速膝關節退行性疾病的程序,導致軟骨過早磨損。
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可能加速骨關節炎的發展。例如,一些中老年人喜歡進行一些高風險的運動,比如爬樓梯和太極拳。爬樓梯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約是體重的3倍。長期以往,膝關節極易受損,容易導致膝關節炎。對於已經患有膝關節疾病的人來說,上下樓梯會進一步損害膝關節軟骨。太極拳的標準動作要求身體重心較低且動作緩慢,這使得關節承受的負荷過大,加速了軟骨的磨損過程。
及早治療骨關節炎非常重要,以免病情進展,耽誤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