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的發病機制非常複雜,主要包括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就外在因素而言,生活環境和氣候條件都可能會對溼疹產生影響。一些外界刺激因素,例如日光、紫外線、寒冷、炎熱、乾燥、多汗、搔抓和摩擦,以及各類動物毛皮、植物和化學物質等,都有可能引發溼疹。此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香脂等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以及某些食物,也可能加重溼疹病情。
內在因素方面,遺傳因素起著重要作用。此外,慢性消化系統疾病、胃腸功能障礙、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和情緒變化等精神因素,以及感染病灶、新陳代謝障礙和內分泌失調等,都可能導致或加重溼疹。對於兒童而言,還與其免疫系統的不完善有關。
根據溼疹的特點,一般可以分為急性溼疹、亞急性溼疹和慢性溼疹。急性溼疹的發病較為迅速,症狀包括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和結痂等,常常會出現多種不同型別的皮疹,或在某個階段以某種皮疹為主。由於劇烈的瘙癢感,患者經常不自覺地搔抓,使病情加重。亞急性溼疹主要表現為丘疹、鱗屑和結痂,但在搔抓後可能出現糜爛。慢性溼疹患處面板浸潤增厚,呈暗紅色並有色素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