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腫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雙下肢出現水腫,可能是由於區域性原因或全身原因引起。常見的區域性原因是雙側血管功能不良,特別是靜脈瓣關閉不全,導致下肢血液淤積,進而引發雙下肢水腫。休息或抬高下肢後,症狀可能會緩解。

區域性原因還可能是炎症或過敏反應。炎症常伴有紅腫熱痛的症狀,過敏反應可能引起瘙癢感或面板髮紅。

透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可以得到具體答案。當區域性病變被排除後,全身性疾病可能導致雙下肢水腫,例如心臟疾病、腎臟疾病、風溼疾病、內分泌疾病和肝臟疾病等。

每種疾病都具有其特點。例如,心臟疾病引發的雙下肢水腫可能提示存在心功能不全或稱為心力衰竭,常伴有夜間不能平臥或活動後心悸等臨床表現。

腎臟疾病引發的雙下肢水腫可能伴有眼瞼浮腫,尿液中泡沫增多以及異常的尿液蛋白質和肌酐水平。

更多推荐

年輕人蹲下去站起來暈了摔了怎麼辦

站起來暈倒的年輕人可能是由於腦源性原因、心源性原因或血管迷走性暈厥所致。具體情況如下:1、腦源性原因:當患者出現腦梗死、腦出血或顱內腫瘤時,會表現為站起來突然暈倒的症狀。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短暫失去意識,因此首先要排除腦源性原因。建議進行頭部磁共振和腦電圖檢查,以排除癲癇發作引起的症狀。2、心源性原因:需要排查心源性原因...

水痘一生只長一次嗎

一般情況下,水痘只會在一箇人的一生中發生一次。感染水痘後,人體會獲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水痘的情況非常罕見,但帶狀皰疹可能會反覆發作。水痘的傳染性非常強,普遍對水痘易感。接觸水痘患者後,易感兒童中有90%會患病,而6個月以下的嬰兒較少患病。如果孕婦患上水痘,胎兒和新生兒都有可能受到感染併發病。水痘全年都有可能發生,冬...

下肢腫了是什麼引起的

下肢出現水腫,原因可以透過實際情況來判斷。如果是單側下肢水腫,可能是區域性原因導致的,如外傷、炎症、下肢血栓形成或嚴重藥物過敏等。根據病史、症狀體徵、外觀和影像學,尤其是超聲檢測,有助於鑑別診斷。雙側下肢水腫可能是雙側下肢血液迴流障礙導致的,即血管功能障礙所致。影像學,特別是超聲檢測,有助於鑑別診斷。若排除了區域性病變...

尿蛋白肌酐高怎麼回事

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升高提示腎臟可能存在問題。一般來說,尿蛋白肌酐比值應小於0.15,如果超過0.15,可能意味著腎臟發生了異常。然而,在進行腎臟疾病診斷之前,必須排除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勞累、酗酒和劇烈運動。某些疾病或女性特殊生理期也可能導致尿蛋白肌酐比值升高,但在度過這些特殊階段或充分休息後,體溫恢復正常範圍,尿蛋白肌酐...

練腰能不能提升腎功能

進行鍛鍊腰部並不能提高腎功能,在醫學實踐中,有些人認為鍛鍊腰肌可以增強腎功能,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實際上,鍛鍊腰肌只能增強腰肌的收縮力和抵抗力,或者增強腰肌承擔負荷的能力。腎功能在醫學實踐中指的是腎臟排除毒素的能力,表現為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以及尿液中各項指標的範圍。儘管鍛鍊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並增加抵抗疾病的能...

腳踝莫名腫但是不痛吃什麼藥

腳踝部出現腫脹,但沒有疼痛感,可能是區域性問題或全身問題。區域性問題可能是下肢血栓形成,血管動脈或靜脈功能異常,此時可使用抗凝藥物或利尿劑進行治療。如果區域性病變被排除,則是全身系統性疾病導致足踝部水腫,如心臟疾病、腎臟疾病、風溼疾病、肝臟疾病和某些面板科疾病。在進行疾病診斷之前,需要排除女性經期水腫的可能性。經期水腫...

腎臟炎是怎麼引起的

腎臟炎在臨床上沒有被廣泛使用的術語,而常見的術語有腎炎和腎臟炎症。腎臟炎症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即泌尿系統感染,通常指腎盂腎炎,無論是急性腎盂腎炎還是慢性腎盂腎炎,其發生均與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感染有關,並可能伴髮結核感染。而腎炎指的是腎小球腎炎,屬於一種免疫學性疾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型別。原發性腎小球腎炎...

尿酸高會引起膝蓋疼嗎

尿酸升高患者在未形成尿酸結石之前,很少會出現膝蓋疼痛。一般情況下,尿酸升高後形成的尿酸結石多發生在小關節,如腳的小指關節或跖趾關節等,而大關節形成尿酸結石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如果尿酸升高導致膝蓋疼痛的話,需要排除膝蓋部位存在的外科性疾病的可能性。所謂的尿酸升高是指血液中尿酸水平高於正常範圍,男性閾值為420umol/L...

打耳洞傳染艾滋病嗎

打耳洞可能會傳播艾滋病。如果打耳洞的人是艾滋病患者或者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且使用的針具沒有進行消毒,再用同一針具為下一箇人打耳洞,那麼透過針刺途徑就有可能將艾滋病傳染給易感者,使其患上艾滋病。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包括性接觸傳播、血液接觸傳播和母嬰傳播,其中性接觸傳播是主要途徑。艾滋病病毒存在於血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而...

腋下37.1℃算低熱嗎

腋下37.1℃並不算低熱,而是正常體溫的高值。正常人腋下的體溫範圍在36℃至37℃之間。只有當體溫達到37.3℃至38℃時,才可以稱為低熱。如果患者沒有咳嗽、胸悶、胸痛、腹瀉或尿頻等明顯的臨床症狀,37.1℃的腋下體溫仍然屬於正常範圍。人體的正常體溫可能會因個體差異以及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略有波動。在一天的24小時內,...

口溫37.2℃正常嗎

正常口腔溫度應保持在37.2℃左右。口腔的正常溫度範圍為36.2℃至37.3℃。體溫測量可以在口腔、腋下或直腸進行。正常人體溫在個體之間存在一定差異,並且受到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產生輕微波動。在24小時內,下午的體溫相對早晨會略高,凌晨2點至6點期間體溫最低,下午2點至6點期間體溫最高。劇烈運動、辛勞勞動或進食後,...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