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在醫學上被稱為發熱症,當兒童發熱時,身體溫度升高,但頭部溫度不高,可能是由於環境因素、著裝較厚、神經系統發育不良等原因引起。建議家長及時測量兒童體溫,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鍼對性治療。鑑於兒童需要遵守藥物使用的限制,家長在給兒童服藥時務必謹慎遵循醫生的建議,切勿隨意調整藥量、停藥或更換藥物,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首先,環境因素可能導致兒童出現發熱、身體熱而頭部不發熱的情況。當兒童長時間處於低溫環境下,僅額頭暴露於空氣中,可能導致額頭溫度較低,而身體溫度較高,結果使兒童出現發熱、身體熱而頭部不發熱的症狀。
其次,兒童穿著較厚的衣服也可能導致發熱、身體熱而頭部不發熱。兒童的免疫力較低,當感染細菌等病原體後,可能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產生影響,從而引發發熱症狀。此時,穿著較厚的衣服可能影響機體的散熱,導致兒童出現發熱、身體熱而頭部不發熱的情況。
最後,神經系統發育不良也可能引起兒童發熱、身體熱而頭部不發熱的症狀。兒童出生後,神經系統的發育較慢,如果中樞體溫調節功能異常,可能導致兒童出現發熱、身體熱而頭部不發熱的情況。
當兒童出現上述症狀且體溫不超過38.5℃時,家長可以使用溫毛巾擦拭兒童胸前和背後來進行物理降溫,緩解身體熱的症狀。此外,讓兒童多喝溫開水有助於促進身體代謝,降低體溫。必要時,家長也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布洛芬顆粒、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滴劑等藥物進行降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