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感染者和確診病例都屬於感染人群,但在臨床症狀、處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異。無症狀感染者可以被視為處於確診病例潛伏期或輕型確診病例的人群。特別是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及其變異株而言,及早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對個人的健康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無症狀感染者
1、臨床症狀:通常指未出現或未察覺自身有發熱、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狀,且CT檢查未見影像學改變的人群。但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篩查時,結果為陽性,此時可以被稱為無症狀感染者。
2、處理方式:無症狀感染者通常無需接受特殊治療,因為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如果目前沒有症狀表現,可以暫時不接受治療。但仍需要進行隔離和醫學觀察,並按規定完成血常規、CT影像學檢查和抗體檢測。部分人可能稍後會出現相關臨床症狀,這時可以被稱為確診病例。
二、確診病例
1、臨床症狀:指病毒學檢查為陽性,並伴有發熱、咳嗽或乾咳、咽痛等臨床症狀,以及血液或影像學檢查結果異常的情況。根據嚴重程度,確診病例可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四種。
2、處理方式:確診病例需要在指定醫院或特定場所接受隔離和治療,主要透過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進行。在臥床休息、提供營養支援和監測生命體徵的同時,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確診患者,可能會使用PF-07321332/利托那韋片(Paxlovid)、安巴韋單抗/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連花清瘟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無症狀感染者仍需要遵循確診病例的隔離、觀察和體徵監測要求。這些人在出行和正常生活方面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果被定義為無症狀感染者,需要及時告知所在社羣,並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聯絡指定醫院,積極配合後續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