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從而不能運輸足夠氧至組織產生的綜合徵。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作為衡量貧血程度的指標,輕度貧血的範圍是指血紅蛋白濃度在90g/L以上。我國血液病學家認為在我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血紅蛋白濃度小於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紅蛋白濃度小於110g/L,孕婦血紅蛋白濃度小於100g/L即為貧血。然而,具體數值受到年齡、性別以及長期居住地海拔高度的影響。嬰兒、兒童和妊娠婦女的血紅蛋白濃度較成人為低,而居住在高原地區的居民血紅蛋白濃度則較海平面居民為高。
根據不同的臨床特點,貧血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輕度貧血的範圍是指血紅蛋白濃度在90g/L以上,中度貧血為血紅蛋白濃度在60-90g/L,重度貧血為血紅蛋白濃度在30-59g/L,而極重度貧血則是指血紅蛋白濃度低於30g/L。輕度貧血的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但可能出現面板黏膜蒼白、活動後氣促、喘息、乏力等症狀,也可能導致頭暈、頭痛、失眠、耳鳴以及視物模糊、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嚴重時,可能會出現心悸、心慌、胸悶等症狀。對於輕度貧血的患者,通常建議透過飲食調整來緩解,可以適當服用補血口服液和鐵劑,並定期進行血常規檢測。建議多攝入富含鐵的食物,如紅棗、桂圓、豬血、菠菜和豬肝等。此外,要儘量避免熬夜,以免對身體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