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冬交界氣溫驟變和寒冷冬季的到來,高血壓腦出血的高發時段也隨之而來。近年來,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大多數人已經瞭解到腦出血的治療方法。如果出血量不多,患者意識清楚,可以選擇藥物保守治療;但如果出血量較大,患者意識不清,就需要儘快手術治療來挽救生命。目前,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將腦出血手術分為四種:開顱骨瓣形成血腫清除術、微創小骨窗法或稱為“鎖孔”手術血腫清除術、立體定向穿刺血腫清除術和腦室穿刺外引流術。
在醫生建議手術治療時,很多家屬常常對如何選擇手術方式感到茫然。下面來瞭解一下各種手術方式的原理。
1. 開顱骨瓣形成血腫清除術:醫生根據CT掃描結果確定血腫位置後,選擇合適的頭皮切口,並鋸開頭骨形成方形的骨瓣。然後,在顯微鏡下,醫生會切開嫩的腦組織,將血腫清除。根據清除後的腦組織腫脹程度,醫生會酌情去除骨瓣。這種手術的優點是視野良好、血腫清除徹底、止血徹底,適用於出血量較大、患者需要減壓的情況。然而,該手術對裝置和術者的要求較高,創傷大,手術時間較長。
2. 微創小骨窗法或稱為“鎖孔”手術血腫清除術:醫生根據CT掃描結果確定血腫位置後,選擇合適的頭皮切口。然後用特殊器械在頭骨上鑽孔,再擴大成小骨窗。接下來,在顯微鏡下清除血腫。這種手術優點是操作快捷、血腫清除徹底,不需要進行骨缺損修補術。然而,對手術室裝置和術者的要求更高,骨窗較小,減壓效果較差。
3. 立體定向穿刺血腫清除術:醫生利用立體定向儀或頭皮標記物,在CT掃描下確定血腫的位置,並在頭皮上做小切口。然後,醫生使用特殊細頭鑽鑽孔,在設計好的方向和距離下置入一根軟管。透過這根管子,醫生可以抽取血腫並注入溶解血塊的藥物。這種手術技術要求最低,適用於各個部位的出血情況,手術時間短。然而,術中不能止血,血腫清除不徹底,容易導致顱內感染和顱內新出血。
4. 腦室穿刺外引流術:醫生在患者頭皮的髮際後方做切口,並在頭骨上鑽孔。然後,醫生將矽膠引流管插入頭骨,透過引流管持續引流血性腦脊液或溶解血塊。這種手術適用於腦室內出血的患者,能夠起到補充手術治療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工作中,有經驗的神經外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年齡、臟器功能耐受情況、腦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等因素,推薦患者家屬具體選擇哪種手術方式或者聯合使用幾種手術方式,以達到最佳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