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對於輕度抑鬱症患者,心理治療是一種推薦的治療方法。對於中度抑鬱症患者來說,心理治療配合藥物治療可以更有效,必要時可以結合物理治療。
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人際關係療法、接受承諾療法、團體心理療法和正念認知療法,它們可以輔助藥物治療。在眾多心理治療方法中,認知行為療法被證實非常有效,它透過幫助患者改變行為和思維來消除抑鬱。在認知方面,引導患者分析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提高積極的思維方式,並恢復正常的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在行為方面,可以透過有氧運動、品嚐美食和做按摩等令人愉悅的活動幫助患者重獲活力,走出抑鬱。
藥物治療方面,有多種抗抑鬱藥可供選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常用的抗抑鬱藥包括三環類抗抑鬱藥、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四環類抗抑鬱藥和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
物理治療方面,例如無抽搐電休克治療,該療法不良反應較輕,起效快速,安全性高,對記憶的影響較小,適用於嚴重抑鬱症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難治性抑鬱症的患者單獨使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不能替代抗抑鬱藥,治療結束後仍需繼續用藥以保持療效,臨床需進行差異化處理。
抑鬱症的症狀隱蔽,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持續的明顯情緒低落和興趣減退等狀態,應引起重視,並就診於正規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