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因素可能是某些50歲的人在睡覺時,採用俯臥或側臥的姿勢,導致對唾液腺的壓迫,從而刺激唾液腺大量分泌唾液,流出口角,引發流口水症狀。針對這種情況,建議改為平躺姿勢睡覺,或在側臥時儘量避免對唾液腺的壓迫,以緩解症狀。
病理性因素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 牙周病: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導致細菌繁殖,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容易引發牙周病。炎症因子可能刺激唾液腺和其他腺體過度分泌,導致睡覺時流口水,伴有牙周膿腫和疼痛等症狀。建議遵循醫生建議進行超聲波潔牙,清除牙齒表面的菌斑,並使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和複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藥物控制炎症,緩解不適症狀。
2. 面神經炎:可能由病毒感染、受涼等因素引起,導致面部肌肉運動功能異常,引發口水外溢,表現為睡覺時流口水。同時伴隨面神經麻痺、痙攣和麵癱等症狀。可以透過面部熱敷緩解,並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維生素B1片和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等藥物進行治療。
3. 腦梗死:可能與大動脈粥樣硬化和心源性栓塞等因素有關。腦梗死患者失去控制面部肌肉的能力,或吞嚥功能受損,導致唾液腺分泌的唾液無法及時吞嚥和清除,停留在口腔中,當唾液超過口腔容量時,會流出口腔,出現睡覺流口水的現象。這類患者可能伴隨意識障礙、頭痛、昏迷和嘔吐等症狀。建議遵醫囑及時進行溶栓和取栓治療,如使用注射用尿激酶等藥物。在後續治療中,可以使用谷維素片和甲鈷胺片等藥物來營養神經,緩解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