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腫通常與痤瘡有關,常出現在鼻子上,可能與胃火或體內痰溼凝聚有關。治療鼻外囊腫需先觀察其情況,如是否紅腫疼痛或化膿,大小也需要考慮。
一般而言,治療主要以抗炎和抗感染為主。如果囊腫較大,可能需要切開引流,但患者應做好術後護理,否則會留下疤痕。當然,中醫療法也可應用,其宗旨是內外結合治療。透過藥物作用,清除囊壁汙濁或促使其自然排出,不留疤痕,不易復發。
外治主要以清熱解毒化溼為主,常用藥物有金銀花、連翹、大青葉、蒲公英等,可有效清熱化膿、消腫止痛。內治較複雜,需結合患者體質。常見病症包括痰氣凝結和痰溼化熱兩種型別,具體治療如下:
1. 痰氣凝結:患者有囊腫同時伴胸脅滿悶、吞嚥異物感、胖淡舌質和白膩舌苔等症狀,可使用茯苓、陳皮、制半夏、甘草、蘇梗和厚朴等藥物治療,具有理氣化痰散結的作用。
2. 痰溼化熱:囊腫發紅灼熱,有時可見膿體,此時不宜用手擠壓以免感染。此情況需要清利溼熱、活血化瘀治療,可使用消囊湯加減或經常喝十五味散節湯等方法,都能有效改善囊腫症狀。
中醫觀點認為,囊腫和結節疾病離不開痰溼固結,因此治療上以理氣化痰和祛溼為重點。此外,患者在生活和飲食上可適當注重祛溼化痰,例如常食用薏米、山藥、杏仁、赤小豆等食物。多參與體育運動,提昇陽氣,有助於預防此類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