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的問題一直以來都讓人感到疑惑。究竟是應該增加碘的攝入還是減少碘的攝入,這始終是一箇令人糾結的問題。
甲狀腺可以被認為是甲狀腺激素的加工工廠,而碘則是製造甲狀腺激素所需的原料。因此,缺碘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原料的不足,促使甲狀腺代償性增大,從而出現甲狀腺腫、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問題。至於碘過高是否會引起甲狀腺疾病,在循證醫學角度上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然而,由於目前甲狀腺疾病的高發率以及普遍食用加碘鹽,有些人就產生了這樣的猜測。不過,無論如何,適度攝入碘才是應該追求的。
然而,如果因為有甲狀腺結節而全家人都開始食用無碘鹽,那就是錯誤的做法。大多數地區屬於碘缺乏地區,包括沿海地區。事實上,主要的碘攝入來自土壤,但因自然原因大量碘被雨水沖刷流失到海中,所以海水中的碘含量相對較高。紫菜和海帶是含碘量最高的食物,但大多數人只是偶爾食用,並且通常要用水浸泡和多次沖洗海帶,這樣就會丟失大量的無機碘。
而經過烹調後的海魚和海蝦中的碘含量也會下降。海產品對膳食碘的貢獻率也很低(1.6%-3.0%),因此要食用加碘鹽。如果平時食用海鮮較多,可以適當減少碘鹽的攝入量,使用低碘鹽,或者在烹飪時少放一些鹽。如果是孕婦或家裡有小孩,那一定要確保攝入足夠的碘,因為需要的碘量比正常成年人高約40%。
因此,對於有甲狀腺結節的人或者感覺海鮮攝入量較高的人來說,可以考慮使用低碘鹽,而不是無碘鹽。在甲亢治療期間,患者可以食用無碘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