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紋肌肉瘤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主要發生在兒童軟組織肉瘤中,由肌肉細胞異常生長造成。患者中10歲以下的兒童約佔總病例的50%左右。根據病理表現,該病可分為胚胎性橫紋肌肉瘤、腺泡狀橫紋肌肉瘤和間變性橫紋肌肉瘤,目前其發病原因仍未明確。
橫紋肌肉瘤可在人體各個部位發生,常見於頭頸部、四肢和泌尿生殖器官。患者臨床表現為原發部位的無痛性或痛性腫塊,隨著疾病進展,容易出現遠處轉移。橫紋肌肉瘤可導致區域性區域淋巴結轉移,而Ⅳ期橫紋肌肉瘤則常見於肺、肝、骨骼、骨髓、腦、遠處肌肉或淋巴結等部位。據統計,在橫紋肌肉瘤的診斷過程中,約25%的患者已經出現遠處轉移,其中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部,佔40%-45%;其次是骨髓轉移,佔20%-30%;而骨轉移僅佔10%。
目前透過手術、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手段,橫紋肌肉瘤的5年總體生存率可達70%以上。然而,根據不同患者的風險程度,生存率會有所不同。低危組的5年生存率為70%-90%;中危組為50%-70%;高危組僅為20%-30%。因此,橫紋肌肉瘤是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的兒童腫瘤,一旦確診,應進行規範化治療和隨訪,以實現完全緩解並改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