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實踐中,高肌張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肌張力對於保持身體姿勢和正常運動至關重要,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靜臥位時會出現靜止性肌張力,而軀體站立時,軀幹肌肉實際上一直在收縮,這被稱為動態肌張力,它有助於保證平穩和連貫運動。因此,肌張力增高時,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首先,肌張力增高可能導致異常姿勢。正常情況下,肌張力在協調過程中維持姿勢,而高肌張力會破壞協調性。最常見的例子是交叉腿,通常是由於兩條下肢內收肌肌張力過高引起的,導致兩條腿交叉,也被稱為剪刀腿等。
其次,高肌張力意味著肌肉持續收縮。臨床上最常見的是抽搐,常見於嬰幼兒大腦疾病引起的特定腦區肌肉強直,或者偶爾在癲癇發作時出現的屈肌痙攣和持續抽搐。
第三,肌張力之間不協調。在正常運動中,屈肌收縮時伸肌應該放鬆,以完成整個動作。如果肌張力不協調,就會導致屈伸肌張力不平衡,從而出現手足不自主抽動,或者出現特殊運動,如鋼管樣、齒輪樣等。
高肌張力對患者的危害很大,因此,一旦出現此類表現,應儘早就診於神經內科或骨科,以明確診斷並採取相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