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為主,同時適量攝入脂肪,但要避免過多的動物脂肪攝入,並根據病情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建議患者多食用水果、新鮮蔬菜以及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蛋和奶製品。此外,患者應戒菸忌酒,避免攝入刺激性強、纖維含量高以及較硬的食物。
對於肝硬化患者來說,蛋白質是重要的物質基礎,可以修復肝細胞並維持血漿清蛋白的正常水平,因此需要保證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包括豆製品、雞蛋、牛奶、魚、雞肉和瘦豬肉。當血氨水平升高時,應限制或禁食蛋白質,待病情好轉後再逐漸增加攝入量,並且選擇植物蛋白質,如豆製品,因為植物蛋白質中含有較少的蛋氨酸、芳香氨基酸和產氨氨基酸。
維生素可以從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豐富獲取,例如西紅柿、柑橘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建議日常食用以確保維生素的攝入。
鈉和水的攝入應受限制。對於有腹水的患者,應限制鈉鹽的攝入量在500~800mg/天之間;限制進水量在1000ml/天以內;如果出現低鈉血癥,應限制在500ml/天左右。患者應瞭解各種食物的成分,如高鈉食物包括鹹肉、醬菜、醬油、罐頭食品和含鈉味精等,應儘量少食用;而糧穀類、瓜茄類和水果等含鈉較少的食物則可以多食用。限制鈉攝入常常會讓患者感到食物淡而無味,可以適量新增檸檬汁、食醋等來改善食品的味道,以增加食慾。
為了避免損傷曲張靜脈,應採取相應的措施。曲張靜脈管壁薄弱、缺乏彈性收縮,在損傷後很難止血,死亡率較高。對於有曲張靜脈的患者,應食用菜泥、肉末和軟食,進餐時要細嚼慢嚥,嚥下的食物應小且外表光滑,切勿混入糠皮、硬屑、魚刺、甲殼等堅硬粗糙的食物,以免損傷曲張的靜脈導致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