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背的面板下方有一箇弱小的扁平肌肉叫做趾短伸肌,而趾長伸肌腱則位於它下面。當趾短伸肌出現疼痛時,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勞損、外傷、感染以及肌腱炎。建議在出現疼痛時及時就醫檢查,明確原因,並按照醫囑進行積極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 勞損:過量走路或過度刺激趾短伸肌會造成勞損。乳酸在區域性肌肉中積累過多,從而引起疼痛。需要多休息,可透過按摩或熱敷等方法促進乳酸迅速吸收,緩解疼痛症狀。
2. 外傷:外力的作用,如扭傷或牽拉傷等,可能導致趾短伸肌受傷。這會引起區域性充血水腫和趾短伸肌疼痛。需要嚴格休息,口服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如塞來昔布,以緩解疼痛症狀。
3. 感染:面板破損或區域性有創操作使細菌侵入,細菌在此生長繁殖,會導致區域性組織破壞、充血水腫和趾短伸肌疼痛。通常會伴隨紅腫、發熱以及膿液流出。需要進行膿液培養和藥敏試驗,根據檢查結果選擇有效抗生素進行控制感染。必要時,需要進行切開引流術治療。
4. 肌腱炎:長時間的過度牽拉刺激、受涼、受潮、受寒等因素會導致趾短伸肌肌腱發生無菌性炎症,出現炎性滲出,還會引起趾短伸肌疼痛。可以區域性使用醋酸潑尼松龍和鹽酸利多卡因進行封閉注射,口服尼美舒利膠囊等消炎止痛藥物以緩解疼痛症狀。
一旦出現趾短伸肌疼痛,應注意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長時間站立或行走,並儘量減少對區域性的刺激。另外,保暖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