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脲脲原體是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寄生菌之一,通常指解脲支原體。在適宜的環境下,解脲支原體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統炎症,導致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男性不育症和尿路結石等疾病。解脲支原體陽性的原因主要包括高濃度感染、免疫力下降和外傷。
高濃度感染主要透過性生活和被汙染的衣物傳播,多見於年輕人和性慾旺盛的時期。當泌尿生殖系統發生炎症並導致黏膜受損時,解脲支原體容易透過破損口侵入,並引發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感染解脲支原體後,患者會出現尿道刺痛、尿急、尿頻和排尿刺痛等症狀,尿道口會有輕度紅腫,分泌物稀薄且量少。
免疫力低下時,即使少量解脲支原體也可能引發症狀。當免疫力低下的人接觸到被這些分泌物汙染的生活用品(例如馬桶蓋、板凳等),也有可能感染並患病。
解脲支原體可以透過面板或黏膜上的傷口進入身體而引發感染,但只有當病菌繁殖數量達到一定水平時才會出現症狀。因此,在平時為了預防感染,務必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
感染解脲支原體後,無明顯症狀的患者無需特殊治療,但在生活中應避免不潔性生活,加強營養,適當鍛鍊並增強身體抵抗力。對於出現尿道刺痛、尿急等症狀的患者,應前往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克拉黴素、多西環素等藥物進行治療。在治療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喝水,並注意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