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血,又稱為脂肪血,是指血液中混懸著遊離油脂或蛋白質顆粒的狀態。當人體攝入動植物脂肪或蛋白質顆粒後,這些未被分解的物質會在血液中形成沉澱,使得血液呈現出白色或淡黃色的乳狀狀態。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血漿中,血漿呈現乳白色或淡黃色混濁狀態,表明血液中含有尚未分解的動植物脂肪或蛋白質。值得注意的是,乳糜血不能直接輸注給患者,因為這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加重高血脂症狀,甚至引起微血管堵塞。為此,供血機構提醒獻血者在獻血前要注意飲食,避免攝入高脂肪和高蛋白的食物。如果在進食後的四個小時內攝入了魚、肉、蛋、奶、豆類、花生和葵花籽製品等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最好延遲獻血時間。
乳糜血的長期存在可能會引發急性胰腺炎,該疾病的症狀包括髮熱、腹痛、噁心和嘔吐,對身體的損害非常嚴重,甚至可能致命。此外,乳糜血還可能導致高膽固醇血癥和心血管疾病等病症。對於存在乳糜血現象的患者,建議嚴格遵循低脂飲食,避免高熱量食物,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同時接受降血脂治療,例如按照醫生的建議使用貝特類和他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