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陣室速是指連續發生三個或更多的室性早搏,在30秒內迅速停止的一種心律失常,也被稱為非持續性室速。病人可能在發作時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但有時會出現心慌、胸悶等伴隨症狀。透過24小時心電監護可以檢測到短陣室速的存在,提示可能存在心臟疾病。
短陣室速常見於具有各種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高血壓、二尖瓣脫垂、心臟瓣膜病、長QT間期等。病人在發作時的心率通常大於100次/分鐘,一旦出現短陣室速,就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
對於沒有器質性心臟疾病的患者,當短陣室速發作時沒有症狀和血流動力學改變時,可以依醫囑口服普萘洛爾、普羅帕酮等藥物進行治療,並避免誘發因素,如咖啡、過度勞累和熬夜等。對於有明確病因的患者,需要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鍼對性治療,可能需要使用利多卡因、β受體阻滯劑、胺碘酮等藥物進行靜脈注射治療。同時,還需要消除誘因,特別是低鉀和洋地黃中毒導致的短陣室速,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病,糾正心衰,控制血壓,以及治療短陣室速。此外,還需要預防室性心動過速的發生,以防止心臟猝死。
總之,短陣室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儘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