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倡減少高果糖蔬果攝入
在強調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需要控制飲食的總熱量,而且要選擇低嘌呤、低脂肪和低鹽的飲食。蔬果類食物是健康飲食結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所以在選擇蔬果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宜食用過多含糖飲料和富含果糖的水果,比如蘋果、橙子、龍眼、荔枝、柚子、柿子和石榴等。
(2)相對而言,檸檬、櫻桃和橄欖對患者有益處。
(3)西瓜、椰子、葡萄、草莓、李子和桃子等可以適量食用。
(4)大多數瓜類、塊莖類、塊根類和葉菜類蔬菜都是低嘌呤食物,建議多食用這類蔬菜。
(5)不宜多食用嘌呤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比如香菇、草菇、蘆筍、紫菜、海帶和糧食胚芽等。
2. 建議選擇白肉,以瘦肉為主,並注意食用方式
在食用動物性食品時,需要注意種類、數量和食用方式等方面的問題:
(1)從種類上來看,一般來說,顏色較深的肉類在烹飪前稱為紅肉,比如牛肉、羊肉、豬肉等,其嘌呤含量要高於白肉(比如家禽肉類、淡水魚等)。動物內臟如肝臟、腎臟、心臟等,其嘌呤含量普遍高於普通肉類。由於肥肉含有大量脂肪和膽固醇,容易導致肥胖和加重尿酸代謝紊亂,所以,在食用肉類時,宜選擇瘦肉為主。雞蛋的蛋白質含量較低,牛奶和海参等的嘌呤含量也相對較低。
(2)從食用數量上來看,由於個體差異較大,而且所食用的肉類種類各異,所以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來說,每天攝入的肉類不宜超過100克。
(3)需要重視肉類食品的加工方式。經過醃製、醃製或熏製的肉類,其嘌呤和鹽分含量較高,會干擾尿酸代謝,所以患者不應食用。相反,應儘量食用新鮮肉類,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增加排尿量,促進腎臟排洩尿酸,減少尿酸鹽結晶的沉積。
3. 在無腎臟病、心力衰竭等禁忌的情況下,飲水建議如下:
(1)每天總共飲水量為2~3升,儘量保持每天尿量約2升,這樣有利於尿酸的排洩,減少尿酸鹽結晶的形成。
(2)分次飲水,建議早上、中午和晚上分別喝約500毫升的水。
(3)選擇弱鹼性、小分子水作為飲用水。研究表明,飲用弱鹼性、小分子水有助於尿酸的排洩。
(4)研究還提示,飲用檸檬水(即將1~2片新鮮檸檬加入2~3升水中)有助於降低尿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