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是指女孩8歲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如乳房增大,大小陰脣色素沉著以及陰毛出現);男孩9歲之前出現第二性徵發育(如睪丸增大,陰莖增長增粗,長出陰毛、鬍鬚,聲音變粗,喉結出現)。
性早熟可分為中樞性性早熟(CPP)和外周性性早熟。中樞性性早熟又分為特發性性早熟(ICPP)和繼發性性早熟。特發性性早熟主要是由於環境和內分泌干擾物的刺激引起的,男性多是器質性病變所致;繼發性性早熟主要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如顱內佔位性病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外傷、放療化療後、發育異常等。外周性性早熟是指非受控於丘腦-垂體-性腺功能的性早熟,常見於性腺疾病和腎上腺疾病,也可由外源性因素引起。
性早熟的診斷主要根據第二性徵的提前出現、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及血清促黃體生成素的測定、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激發試驗、性腺增大、骨齡測定、身高線性生長加速、CT或MRI檢查以及其他相關檢查。
對於性早熟的治療,應首先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如手術摘除腫瘤、化療、放療、治療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對於中樞性性早熟,可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或性腺激素進行治療。中藥方面,可以使用知柏地黃、大補陰丸等中藥進行治療。預防性早熟的措施包括避免營養過剩、濫用補品、長期光照和誤服含激素物質等。
總之,性早熟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治療方面可採用西藥或中藥,預防方面主要是避免不良生活習慣和誤服含激素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