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級醫院的心臟內科、消化內科、呼吸內科、骨科、婦科、泌尿內科、神經內科等科室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疑難雜症患者。這些患者出現多種多樣、反覆出現、經常變化的軀體不適症狀,例如:心前區疼痛、心悸、心跳劇烈的感覺(心率並不快);腹痛、腹脹、打嗝、反酸、噁心、嘔吐;面板燒灼感、疼痛、癢、麻木、蟻走感等,還包括面板上的斑點;頭疼、頭暈、頭沉、頭腦不清晰;頭頸、後背、四肢酸脹、疼痛甚至活動受限;或者在性和月經方面出現症狀。
這些患者經常到各級醫院進行全面檢查,例如多達幾十次的CT/MRI、造影、胃鏡腸鏡,以及血液和尿液化驗,甚至進行有創的病理檢查(如肝穿、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等等。然而,所有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或者雖然有輕微、不重要的異常,但與症狀的嚴重程度或持續時間並不匹配,且相應科室的治療效果不佳。
最後,各科醫生會建議患者前往心理/精神科就診。患者起初可能會拒絕,認為自己患的是真實的軀體疾病,而不是精神疾病,不理解為什麼要去看心理/精神科。一些患者在受盡軀體症狀的折磨後才懷著懷疑的態度前往心理/精神科就診,經過專業檢查後,往往會被診斷為“軀體化障礙”,醫生建議使用抗抑鬱焦慮藥物治療,結果顯示約70%的患者軀體症狀得到明顯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