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作為心臟向大腦供血的主要通道,可說是大腦血液供應的關鍵要塞。一旦頸動脈受堵塞,就會導致大腦血供不足,甚至引發腦梗死。根據統計,約有30%的腦梗死是由頸動脈斑塊引起的。因此,一旦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應儘早就醫。
根據頸動脈斑塊是否容易脫落,可將其分為易損斑塊和非易損斑塊。易損斑塊指易脫落的,一旦破裂形成血栓,即可引發急性腦梗死。而非易損斑塊則是相對穩定的,若不造成血管狹窄,表明其相對較安全,比易損斑塊的危險性小,可以進行動態觀察。
對於發現頸動脈斑塊且屬於非易損穩定斑塊,且狹窄程度較輕且無自覺症狀的情況,重要的措施是改善生活方式,並定期進行頸動脈超聲和血脂檢查。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菸限酒、低鹽低糖低脂飲食、減少熬夜、加強鍛鍊和控制體重等。
頸動脈斑塊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但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儘可能延緩其出現的時間,並減少頸動脈斑塊對血管的狹窄程度。對於易損斑塊造成較重狹窄程度或已出現症狀的情況,應遵醫囑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並積極控制基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