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這兩天總覺得陰道有異味,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另外,也有可能是婦科炎症引起的,比如細菌性陰道病、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滴蟲性陰道炎、慢性宮頸炎,也有可能是腫瘤疾病。建議到醫院進行檢查,根據情況給予適當的口服和外用藥物治療,如有必要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關於生理現象,女性陰道分泌物一般呈白色、乳白色或透明狀,有少許腥味,可能是因為衛生清潔不到位。女性在排卵期受雌孕激素波動的影響,會導致宮頸腺體分泌物增多、陰道脫落細胞增多,從而導致分泌物比平常多、拉絲度延長,並有異味。建議注意個人清潔衛生,每天晚上用溫水清洗外陰,可以減少異味的產生。
關於婦科炎症方面,細菌性陰道病可能會在女性排卵期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時感染,伴隨瘙癢、白帶發黃等表現,此時可以進行白帶常規檢查,如果確定是細菌感染引起,可以按醫生的建議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藥物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與念珠菌感染有關,感染後會導致白帶質地、顏色改變,出現豆渣狀或凝乳狀白帶,伴有瘙癢、外陰腫脹,如果發生在排卵期也會出現異味臭。治療時可以遵醫囑使用制黴素陰道栓、氟康唑膠囊等藥物,並應保持換洗內衣褲的頻率,使用過的衣物、毛巾等要用開水燙洗。滴蟲性陰道炎是由滴蟲感染引起的陰道炎,白帶呈水樣,伴有瘙癢、臭味。建議明確診斷後,按醫生指導口服藥物治療,如替硝唑片、鹽酸去甲萬古黴素等,也可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或溫開水沖洗陰道。慢性宮頸炎會導致分泌物明顯增多,並伴有難聞的味道。可以到醫院進行陰道分泌物檢查後,遵醫囑使用藥物治療,比如左氧氟沙星膠囊、青黴素V鉀顆粒等。
此外,婦科腫瘤疾病如宮頸癌,隨著腫瘤逐漸增大和組織壞死,壞死組織可能會從陰道內排出,如果發生在排卵期,也會出現瘙癢和異味。建議到醫院進行宮頸癌篩查、白帶常規檢查、腹部B超檢查等,必要時進行診斷性刮宮和病理檢查。如果是腫瘤引起的問題,可以遵醫囑考慮手術切除腫瘤,並結合放化療等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