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尿失禁是一種在咳嗽或大笑時才出現的不影響生命的尿液外漏。雖然尿失禁不是致命的疾病,但給女性帶來了很多不便。據統計,約有40%的中國女性受到其影響。
壓力性尿失禁是由生育損傷和絕經等因素導致盆底肌肉鬆弛,降低尿道對尿液的控制能力所致。臨床上,80%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50%的膀胱膨出伴有不同程度的壓力性尿失禁。
在盆底支援結構正常情況下,當腹壓增加時,壓力等量地傳遞給膀胱和尿道,不會發生尿失禁。
產後和絕經會導致盆底支援障礙,使膀胱和尿道連線處下移,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大笑、打噴嚏、奔跑),壓力僅傳向膀胱,而無法傳向下移的尿道,從而導致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
許多女性使用衛生巾來解決問題,而其他一些女性在若干年後才想到去醫院尋求解決辦法。建議嚴重尿失禁患者進行手術治療。
目前,對於中重度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藥物和訓練治療為輔。手術治療可以完全治癒尿失禁,而非手術治療只能改善症狀,無法達到治癒效果,通常用作鞏固手術療效的輔助手段。
現階段,經閉孔無張力尿道中段吊帶術(TOT術)已成為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標準術式,其特點是創傷小、恢復快、效果好、併發症少。該手術的治癒率達到96%,滿意率接近100%。
女性從30歲開始就應該預防尿失禁。經常進行凱格爾運動可以鍛鍊盆底肌肉,促進盆腔血液迴圈,對夫妻性生活也有好處。
在產後的6周內,應該注意休息,避免過度活動,不要過早承擔重物或進行地面活動,以免引起盆底肌肉鬆弛。沒有受到產科保護的產道損傷也容易導致盆底肌肉鬆弛並引發尿失禁。此外,孕婦圍產期應定期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