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是夫婦計劃生育中的一箇較為常見的問題。有時夫婦結婚多年仍然無法懷孕,經過醫院檢查發現男方的精子數量少且活動力弱。其中,一部分患者被查出存在精索靜脈曲張的情況。這些患者經過接受精索靜脈高位結紮手術後,一年後大多能夠成功懷孕。
精索靜脈曲張是泌尿外科中一種常見的男性疾病。它多發生於青壯年男性,發病率在10%~15%之間,其中以左側多見。精索靜脈曲張導致男性不孕的比例在患者中大約是35%~40%。
精索靜脈曲張是指精索內靜脈因為多種原因導致血液迴流受阻,從而引起血管異常擴張和迂曲。原發性精索靜脈曲張常伴有男性不育症狀。早期病變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多是透過不育檢查才被髮現。
病情較重時,患側陰囊可出現墜脹感和隱痛,久站或步行會加重這些症狀,而平臥休息後症狀則會緩解或消失。醫生在檢查中可以觀察到患側陰囊腫脹,睪丸下垂,還可以觸及或看到陰囊中蚯蚓狀扭曲的靜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也能有助於確診。
現代醫學認為,一旦發現精索靜脈曲張,應積極進行治療。傳統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自1991年以來,腹腔鏡手術已經開始廣泛應用於精索靜脈曲張的治療。該手術創傷小,術後恢復快,治療效果良好。
對於精索靜脈曲張來說,最適合進行手術治療的年齡是30歲以下。年齡較大的患者手術後療效相對差一些,但仍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在手術後能夠明顯改善精液質量。
此外,腹腔內或腹膜後的腫瘤、腎積水或異位血管對精索靜脈的壓迫也可能引起精索靜脈曲張,被稱為繼發性精索靜脈曲張。對於這種情況,特殊科室的醫生應當進行檢查和鑑別,積極治療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