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九十年代,在手機流行起來之前,收到賀卡算是一件常見的事情。然而前幾天,一位患有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名叫廖X英,給我寄來了一張感謝卡片,感謝我透過腹腔鏡下的微創手術成功治癒了她的高血壓和低血鉀。收到這張卡片讓我感到非常驚喜,我將它珍藏在玻璃板下,每次疲憊時都會拿出來看一看,多少給我帶來了些許欣慰。與手機裡那些各種感謝表情相比,卡片卻有一種懷舊的味道。
腎上腺疾病對於泌尿外科微創醫師來說是一份來自上帝的禮物,因為腎上腺疾病能夠最好地展現微創手術的優勢。微創手術具有精細的解剖、干擾少、切口小等優點,術後短短兩到三天即可出院。最近,我剛剛為南山醫院的一位患有嗜鉻細胞瘤的患者進行了手術。術前內分泌檢查顯示嗜鉻細胞瘤的可能性較小,但是南山醫院的內分泌科醫生根據她的陣發性血壓升高特點推測出她可能患有嗜鉻細胞瘤。由於腫瘤直徑為4釐米,中間還有液化暗區,所以不能排除惡性的可能性。由於沒有專門擴容準備,所以只能儘量控制血壓和血糖。手術過程中,由於是腹腔鏡手術,患者的血壓保持平穩。術後,病理結果證實了嗜鉻細胞瘤的存在,這讓我有些吃驚。如果是傳統的開放手術,就需要不斷地牽拉和擠壓,患者的血壓估計會像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這對麻醉師來說會非常辛苦。
腎上腺疾病和腎囊腫是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的最佳適應症。隨著腹腔鏡微創手術的發展,對解剖的瞭解越來越深入,手術操作也更加精細。現在的腎癌根治手術與一年前相比,感覺上已經完全不同了。以前的開放手術需要一箇10釐米以上的切口一直敞開著,不斷地牽拉。而現在的微創手術,則是在最後階段才會延長一箇切口。之前的手術一直都是精細操作,因為任何粗暴的操作都會影響到微創手術的進行。難怪能夠讓一位右側腎癌骨轉移的患者,在術後的第一天就能下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