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醫中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一般來說,晚上不宜進行艾灸,但在特殊情況下,比如治療某些疾病,可以選擇在晚上進行艾灸。
艾灸的主要作用是保健,一般晚上不適合進行艾灸。因為艾灸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的功能,有助於補充人體陽氣。而晚上,人體陽氣開始逐漸內收,進入睏倦和入睡狀態。若在此時進行艾灸,會導致陽氣重新生髮和生長,可能引發傷陰動血的情況,出現五心煩熱、口乾舌燥、失眠等症狀。一般情況下,選擇上午進行艾灸更為合適,因為上午是陽氣生長和發育的時期,艾灸可以順應天時,達到較好的保健效果。
但若艾灸的目的是治療疾病,比如某些疾病在晚上發作,那麼晚上進行艾灸則是可以的。例如,寒凝胞宮導致的痛經,或是寒邪或氣虛引起的失眠等疾病,在晚上進行艾灸會更有好處,有助於促進疾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