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刺,即骨質增生、骨贅,主要出現在負重多的關節,如髓、膝和脊椎關節的邊緣部分。中老年人長骨刺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就像皺紋一樣是衰老的表現。
2、骨刺的形成是一箇複雜的過程。關節軟骨的退變是骨刺形成的基礎,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使得骨、關節、肌肉、韌帶的平衡被破壞。為了維持這種平衡,骨刺就會生長。骨刺可以起到維持關節平衡性和穩定性的作用,是關節軟骨破壞後的修復現象,本身並不是病,而是人體自我修復的反應。
3、骨刺本身並不會扎人,只有當骨刺長期刺激周圍組織,引發無菌性炎症時,才會出現疼痛等症狀。只有當骨刺壓迫重要組織如神經和脊髓時,才會引起相應的症狀。
4、骨刺的大小和多少並不能反映疾病本身的輕重。有些人骨刺很輕卻疼得厲害,有些人骨刺很嚴重卻並不疼痛。這是因為大骨刺沒有引發無菌性炎症,而小骨刺引發了。所以骨刺的大小與疼痛的程度沒有直接關係。
5、患者應首先諮詢專科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鍛鍊和治療,減緩退變,恢復關節功能。切除骨刺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也不必操心過多。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理解骨刺的發病機理和作用,消除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很重要。當然,在某些情況下,骨刺的生長會影響關節活動和日常生活,必須透過手術解決。例如,膝關節骨關節炎可以行關節鏡檢查骨刺的磨削,關節腔沖洗,甚至進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這些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