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的夏季陽氣旺盛,常使人感到疲倦不振、胃口不好。而熬夜貪涼等不良生活習慣會進一步加重這種不適。中醫《脾胃論》認為,脾胃傷害會引發各種疾病,因此脾胃被稱為“氣血生化之源”和“後天之本”。為了保護脾胃,預防相關疾病,夏季養生應該遵循“清淡,靜心”之道。
首先,飲食要清淡。雖然許多人喜歡吃冰啤酒、冰飲料、雪糕冰淇淋和冰西瓜等解暑食物,但長期食用這些食物會刺激脾胃,導致脾胃虛弱,尤其是對於脾胃功能較差的人,更容易引發胃粘膜損傷和慢性胃炎等疾病。因此,夏季應以清淡、軟質、易於消化的食物為主,少吃高脂厚味和辛辣上火的食物,清淡的食物對腸道保養非常有益。例如紅豆、薏米、蓮子、蓮藕、木耳和芡實等食物都是很好的選擇。
其次,要靜心。《養生論》中提到,夏季宜調息靜心,常使心如冰雪,以減輕炎熱對心臟的影響。中醫認為,夏季肝火和心火都比較旺盛,憤怒會傷害肝臟,持久的憤怒會導致肝氣上逆。因此,夏季必須控制好情緒,尤其是不要生氣。
總之,在夏季保護脾胃,預防相關疾病的關鍵是清淡飲食和保持平靜的內心。清淡的食物有益於腸道健康,而平靜的心態可以減輕炎熱對心臟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度過一箇健康、舒適的夏季。